close

空卵泡症候群 姊妹花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5xi2X8mRCU5T1jq0ku0-/article?mid=58606&prev=25607&next=58603分類:醫療、保健2011/09/22 18:39分享FacebookPlurkYAHOO! 空卵泡症候群1 空卵泡症候群2空卵泡症候群 姊妹花 彰化市一對三十六歲及三十四歲的姊妹花,打了排卵針後,卵泡很多,卻都取不到卵子,想做試管嬰兒都無法如願。醫師表示,這類因基因突變所造成的個案不多,稱為「空卵泡症候群」,彰化市博元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說,這是非常罕見的,行醫以來第一次發現,研判應是LHCGR基因突變的遺傳疾病,想懷孕,患者除了借卵生子外,別無它法。  博元婦產科院長蔡鋒博表示,妹妹七年來進行了二次試管嬰兒取卵,兩次都打了很多排卵針,卵泡很多,就是取不到卵子,不料,她姊姊在其他醫院做了三次試管嬰兒,也都取不到卵。  蔡鋒博說,這對姊妹花共五次試管嬰兒取卵,在兩家不同的醫院,不同醫師都取不到一顆卵子,假如以一次試管嬰兒平均二十顆到三十顆卵泡數計算,不可能一百到一百五十顆卵泡中都沒有半顆卵子,推測應是基因異常,但兩姊妹不願進一步檢查,也無法得知。  蔡鋒博說,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特殊個案,行醫以來還沒發現類似個案,不過美國最近一份研究,當女人LHCGR基因(黃體生成素、絨毛刺激素受體)發生突變,就會有這種空包彈現象,醫學上稱為「空卵泡症候群」。  而過去醫界解釋空卵泡症候群原因,如年紀大、卵子DNA異常比例較高、卵巢對刺激排卵藥反應不佳、腦下腺抑制素無法有效抑制自發性排卵反應及基因突變等。但這對姐妹,蔡醫師高度懷疑都是罹患了與遺傳有關的LHCGR基因突變,因此已向台灣生殖醫學會發表論文。 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吳信宏表示,通常取不到卵是因為打排卵針及破卵針的時間不對,或是劑量不足,稱為假性的「空卵泡症候群」,真正因基因而導致「空卵泡症候群」的個案是少之又少。=\ 圖片說明:彰化市博元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說,有國外的研究指出,當女人的LHCGR基因(黃體生成素、絨毛刺激素受體)發生突變(圖一),會造成這種情況,就像雞蛋有蛋白而沒蛋黃的現象(圖二),醫學稱之為「空卵泡症候群」。(記者張溎壕攝)博元婦產科不孕症試管嬰兒中心:蔡鋒博,陳昭雯醫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k7260678 的頭像
    ok7260678

    好想當媽媽--求子大全

    ok72606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